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 李新创致辞

以“双循环格局下高质量钢铁原料保障体系”为主题的2020(第九届)中国钢铁原材料市场高端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家相关部门领导、中国钢铁和矿山企业负责人、相关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及境内外媒体记者200余人出席了论坛。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 李新创致辞

        国际新闻网北京11月7日电(记者吕国栋)以“双循环格局下高质量钢铁原料保障体系”为主题的2020(第九届)中国钢铁原材料市场高端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家相关部门领导、中国钢铁和矿山企业负责人、相关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及境内外媒体记者200余人出席了论坛。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新创的致辞说:

       今天,我们钢铁、矿业及相关业界同仁欢聚一堂,总结盘点钢铁原材料行业一年来的变化,意义非凡。热烈欢迎参加由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主办的“2020(第九届)中国钢铁原材料市场高端论坛”,向百忙之中前来参加本届论坛的各位领导嘉宾、各位代表表示衷心感谢!同时也感谢大家多年来给予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的关心、支持、帮助和鼓励!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肆虐全球,对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巨大威胁,给全球政治经济走向增添诸多变数,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推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刚刚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为我们未来发展描绘了美好蓝图,会议指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满足内需促进更高水平的开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努力实现“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的“六新”目标。

中国钢铁工业始终以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求为主,坚持国内循环为主,钢材净出口一直保持较低水平,2019年约5%,2020年4月份以来,随着各行各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国内钢材市场需求旺盛,超大规模的内循环市场为中国钢铁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钢铁生产经营整体保持高位平稳运行态势。1-9月份,我国生铁、粗钢、钢材产量分别为6.65亿吨、7.82亿吨、9.64亿吨,分别同比增长3.8%、4.5%、5.6%,预计2020年全年粗钢产量将突破10亿吨,占全球粗钢产量的60%左右。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巨大冲击,全球贸易缩水,1-9月我国出口钢材4039万吨,同比下降19.6%;进口钢材1507万吨,同比增长72.2%;进口钢坯、钢锭1421.75 万吨,同比增长906.5 %;进口铁矿石8.68亿吨,同比增长10.8%。1-9月,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4万亿元,同比增长5.44%,但钢铁成本增幅大于收入增幅;实现利税2079亿元,同比下降7.27%;利润总额1375亿元,同比下降9.46%;平均销售利润率4.05%,同比下降0.66个百分点,钢铁行业整体盈利水平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在“全球疫情”“中美贸易战”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下,钢铁生产原料供应链脆弱、供应渠道不稳定的问题重新凸显。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国内资源禀赋较差,产能及产量有限。我国铁矿、锰矿资源禀赋“贫、杂、细”,利用难度、环境扰动、安全生产压力大;铬矿、镍矿资源短缺,分布不均,生产成本不具比较优势,产能及产量有限,难以有效保障原料需求。

二是原料对外依存度高,进口来源高度集中。我国铁矿、锰矿、镍矿对外依存度均超80%,铬矿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其中铁矿主要来自于澳大利亚和巴西,两国进口占比超80%;锰矿从南非和澳大利亚两国进口量占比超55%,且有进一步升高趋势;铬矿从南非的进口比例从2011年的49.5%提高到目前的80%,且集中度越来越高;镍矿90%以上的进口量来自于印尼和菲律宾,未来较长时间我国钢铁原材料将维持这一态势。

三是优质、低成本的矿产资源境外生产基地建设进展缓慢,铁矿资源保障能力严重不足。与大量的进口相比目前我国铁矿权益矿不足1亿吨,锰矿权益矿不足400万吨,铬矿、镍矿权益矿不足1000万吨,权益矿量占我国进口量比重很小,难以有效对冲矿产资源供应链脆弱和不稳定所带来的影响。

四是原料定价机制重塑没有实质进展,原料价格波动明显。2020年进口铁矿石价格大幅攀升至9月中旬的最高点128.9美元/吨(62%品位),创六年新高,近期在110-120美元/吨间波动,严重影响钢铁行业安全、平稳运行。

五是受政策限制,难以有效发挥再生钢铁原料资源的保障能力。自2018年底,我国将废五金、废船、废汽车压件等16种固体废物调整为禁止进口;2019年7月1日将废钢铁等8个品种固体废物调入《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目录》,造成我国进口废钢铁量大幅减少。2020年1-8月我国累计进口废钢1.73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90.2%。严重影响废钢的有效供应。

六是原料贸易体系建设还需完善。一是运输通道建设,中国钢铁大宗原料远洋航线通道可替代性较小,且国内承运份额较低;二是加快推进金融贸易体系建设,完善原料金融产品机制。

总体来看,我国钢铁行业资源保障体系严重缺乏顶层战略规划、体系不完善的弊病再次成为行业关注热点。“十四五”期间,中国钢铁消费仍将维持高位,对原材料需求也将处于高位,特别是高质量发展对原材料将提出更高要求。因此,钢铁行业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立长期、稳定、高效、多元的高质量资源保障体系,加强国际国内双循环供应联动,为此特提五点建议:

一是坚持充分高效地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努力形成国内国外双循环原材料高水平保障格局。国内方面,通过“绿色化、智能化、基地化、国际化、现代化、市场化”六化协同,提升国内矿山的竞争力,增加国内矿产品原料供应量,稳定国内资源循环。国外方面,进一步发展矿产品进口贸易,实现进口来源、方式、品种和渠道的多元化;加快放开优质再生钢铁料的进口,缓解国内保障不足的局面;积极参与全球矿业开发与治理,建立境外资源保障基地,以资源开发、钢铁产能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一条龙的产业链捆绑模式“走出去”,促进形成国际循环。

二是完善价格机制和原料金融体系,降低钢铁工业成本波动影响。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铁矿石、炼焦煤等原料定价机制,加强交易平台建设,构建铁矿石等原料金融战略体系,强化与国际主要贸易商的国际贸易对话机制;进一步提升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2019年中国前10名钢企集中度仅37%,四大矿供应量占全球铁矿贸易总量近70%,“内钢外矿”地位不对等,通过进一步提升钢铁产业集中度,提升贸易话语权,保障铁矿石价格体系平稳、合理运行,降低其对钢铁工业成本波动的影响。

三是加大科技创新,减少传统原料需求,增加替代资源的多元化供应。加快钢铁工业流程结构调整,积极主动发展低碳冶金,推进钢铁行业绿色低碳智能化发展进程,加速提高废钢循环利用效率,减少传统原料需求。

四是考虑建立战略资源储备制度。适度建立锰、铬、镍矿及炼焦煤等资源的战略储备制度,并按照不同等级进行划分,制定不同的储备规模和方案,为我国钢铁原料的安全供应提供基础保障。

五是以数字化、智能化促进矿山高水平健康发展。

各位嘉宾、各位代表!

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钢铁工业是一个重要基础原材料工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大的钢铁工业支撑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钢铁是技术密集产业,中国钢铁是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钢铁可以让世界更美好。中国钢铁将引领世界钢铁上百年,未来钢铁行业发展挑战巨大,必须加快绿色低碳智能有序高质量发展之路。我国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做好顶层规划,需将战略先行、产品优化、绿色低碳、数字化智能制造、标准引领作为重要的着力点,从根本上提高竞争力,而钢铁原材料行业的稳定绿色可持续发展也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同志们、朋友们!

本届论坛紧紧围绕“双循环格局下高质量钢铁原料保障体系”主题,邀请了来自政府、行业、研究机构、企业等方面的嘉宾,就宏观经济、政策导向、行业发展、企业实践等议题作精彩深入解读。也希望各钢铁企业、矿业企业代表能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加强交流,续写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共同推动中国钢铁行业新时代高质量发展。

本文不代表 国际新闻网 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news.org.cn/china-news/2020/11/07/archives/9885

(0)
东营采编中心的头像东营采编中心i媒体
上一篇 2020-11-06 23:52
下一篇 2020-11-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