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自由的边界——世界新闻自由日专访《华尔街日报》的资深撰稿人谈“假新闻”

【专题报道】自由的边界——世界新闻自由日专访《华尔街日报》的资深撰稿人谈“假新闻”
联合国新闻/Daniel Dickinson
《华尔街日报》资深撰稿人法纳斯(Farnaz Fassihi)在联合国纽约总部接受联合国新闻采访。

2018 年 5 月 3 日

人权

继《牛津字典》2016年将“后真相”(post-truth)评为年度词汇之后,《柯林斯英语词典》将“假新闻”(fake news)列为2017年度热词。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自媒体盛行的时代,人们越发能够“畅所欲言”,但同时“假新闻”也大行其道。那么何谓假新闻?新闻自由的边界又在哪里?在今年世界新闻日到来之际,《华尔街日报》的美籍伊朗裔资深撰稿人法纳斯(Farnaz Fassihi)应邀出席联合国在新闻自由日举行的讨论会。在此之前,她接受了联合国新闻的专访,对“假新闻”这一现象进行了探讨。请听联合国新闻张立的报道。

新闻界曾有一句名言,叫做“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并一度被一些新闻从业人员奉为“金科玉律”。然而,在互联网赋予了每个人更广泛、自由的公共话语空间时,假新闻已经铺天盖地席卷而来。记者们不再需要费尽心思挖掘独家消息,在数字时代,人人都成为了“记者”,拿起手边的各种电脑软件拼接一番,随手上传到社交网络就能引发成千上万的关注,甚至掀起一场激辩,然而内容是真是假经常难以分辨。《华尔街日报》资深撰稿人法纳斯说,假新闻和压制言论一样危险。

法纳斯:“在这个时代,许多人从社交媒体获得新闻,公民记者也应运而生,许多分析人士和专家通过Instagram、推特(Twitter)以及各种手机应用程序上发表评论。你会从各种媒介上获得大量新闻和评论,因此很难从这些信息碎片中进行筛选,并验证其真假,但这是很关键的。对于传统媒体记者来说,社交媒体和公民新闻是一把双刃剑——它让我们实时地获取突发新闻,比如说叙利亚发生了化武袭击,或者也门的活动人士和医生在 ‘推特’上发布有关当地动态的图片和视频,但是我们也要加倍小心,在把这些信息融入我们的新闻报道之前,要与我们信任的消息来源和机构就此进行验证。所以这既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也让我们的工作更加复杂。”

什么是“假新闻”?柯林斯词典给出的解释是“假借新闻报道形式传播的错误虚假、耸人听闻的信息。” 在2016年的美国大选中以及新政府执政以来,“假新闻”这个词已成为全球各大媒体的一个热点。媒体不断遭到抨击,并被指责进行不公报道。

法纳斯:“如果你问记者们何谓假新闻,那就是不是基于事实的,不能被证实的,但是在现今的政治风气中, ‘假新闻’可以是指任何对政府进行批评的新闻,因此’假新闻’带有着政治色彩。那些想要在国内和国外对政治事件施加影响的政府不可避免地要利用这些媒介试图呈现假新闻来取代事实,或者让黑客或者派人以公民记者或新闻记者的身份发表言论,以及通过互联网上的信息泡沫来影响公众。当一些新闻事件发生,某个政党或派别的支持者就在互联网上开始评论或发布他们对事实的看法,因此,你会看到许多互相对峙的信息和所谓‘真相’,这对一个受众、读者或普通公民来说,真正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区分并获得准确的信息则变得非常具有挑战性。”

另一方面,在“眼球经济”的刺激下,假新闻也成为了博得点击量、转发量的利器。因此,在呼吁新闻自由的同时,人们需要思考自由的边界究竟在哪里。过度的自由或将带来媒体公信力的缺失,以及新闻操守的底线不断被突破。

法纳斯:“我认为提高意识和促进对话是修正假新闻的两个途径。我不认为我们真的能够解决数字世界带来的艰巨问题,或者我们可以真正地回到全球信息大爆炸之前的时代。但我认为我们谈论得越多,我们越能够吸引那些真正受过培训的记者、专家对此发声,因为我认为专业培训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对专业记者和活动人士或提供信息的公民进行区分,我们必须重视这些媒体带来的通过大量验证的事实,他们可以自信地说我们已经过验证,并继续支持、阅读他们的报道,让经过训练的专业新闻报道能够大行其道。我们正在接受培训,因为我们所处的数字世界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前进,媒体机构也在进行调整以赶上新的时代。我们对新闻的使命进行了许多重组和重新思考,包括我们收集新闻的方式、我们提供的新闻的方式。”

就像很多记者一样,法纳斯为追寻新闻事实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伊朗长达20多年的报道过程中,她被伊朗当局列为“间谍”以及反对派与外国机构之间的代言人,因此无法再回到伊朗。

法纳斯:“我在伊朗做了二十多年的报道。2009年伊朗发生反政府活动的时候,我在那里。我一直写关于伊朗的报道,同时我也是伊朗的黑客和政治宣传的受害者,并且被当局列为间谍以及反对派和外国机构之间的代言人,这当然是十分荒谬的。即使我们早已预见到这样的状况,并且对在这种环境中开展工作有着丰富的经验,但是当你成为目标时,这对我来说是一笔巨大的代价,这绝非易事。我无法再回到伊朗,因为我担心他们可能会逮捕我,这意味着我已经被迫从我的另一个家园流亡,并且可能再也看不到我的亲友。对于像我这样的记者来说,他们承担重任,在这些环境中工作,做出极具挑战性的报道,有时候我们必须付出沉重的个人代价。我们只想强调我们所做的事情的重要性,如果没有愿意承担个人风险的记者对事实进行调查,那么公众只能获得来自政府的一家之言或他们撰写的历史,你知道这是不可接受的。我们需要人们在实地开展调查,不仅仅是对相关人士问责,同时也记载真相。”

【专题报道】自由的边界——世界新闻自由日专访《华尔街日报》的资深撰稿人谈“假新闻”
教科文组织图片
世界新闻自由日标志。

目前,许多国家都在就“假新闻”通过立法予以规范。法国宣布今年修订新闻法,遏制“假新闻”借助社交媒体传播;德国的《网络执行法》也从今年伊始开始生效。被卷入“假新闻”争议的社交媒体巨头“脸书”也采取各种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包括近期雇佣第三方“事实调查”公司对新闻的真假进行鉴别。

世界新闻自由日的创立缘于1991年非洲国家报业记者在教科文组织于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召开的“促进非洲新闻独立性和多元性”研讨会上所发表的宣言。联大于1993年宣布《温得和克宣言》发表日5月3日为“世界新闻自由日”。今年是世界新闻自由日25周年,主题是“保持对权力的检查:媒体、司法和法治”。它探讨了司法与媒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促进透明度、问责制和治理方面的互补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在今年世界新闻自由日致辞中指出,获取有质量的信息需要努力对来源进行检查并选择相关主题;它呼吁道德和心灵的独立。这完全取决于记者的工作。世界新闻自由日也提供了一个机会,突显出这一专业在捍卫和维护民主法治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张立,联合国纽约总部报道。

发布者:作者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inews.org.cn/un/2018/05/04/archives/19844

(0)
作者的头像作者i媒体
上一篇 2018-04-30 10:40
下一篇 2018-05-19 14:31

相关推荐